近日,公司在省委金融工委、湖北日报联合组织的“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大家谈”征文活动中喜获佳绩。活动共收到20家单位157篇稿件,经专家评审组严格评审,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公司报送的作品分别获得二等奖(党群工作部向春晓)和三等奖(风险管理部谭俊)。
两篇作品以小见大,生动讲述了省农担公司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胸怀“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省农担公司将再接再厉,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切实发挥“为客户增信、为银行分险、为农业赋能”作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农担力量。
厚植三农情怀 做最美农担人
省农担公司党群工作部 向春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农立命 为农担当”是农担公司的初心使命,也是湖北农担公司宜昌分公司客户经理龚敬雯的不变追求。
“从农担行业‘愣头青’,成长为农担‘老兵’,四年来,很多东西都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我对三农工作的执着和热爱。”被评为全国农担体系“最美农担人” 后,龚敬雯如是说。
经得住“酸”的考验
“酸”是无法同时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心酸。
作为农担基层一线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同事们说龚敬雯简直是超人:丈夫在外地上班,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她还要照顾多病的老人和刚上幼儿园的孩子。
很多回,孩子放学了,她还在拜访客户,无法及时赶回来,老师一遍又一遍给她打电话,她一次又一次向老师道歉。接到孩子后,孩子问她:“妈妈,为什么你老是迟到啊?”孩子天真的话语,击溃了她超人的铠甲,那一刻,她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但她是妈妈呀,她一把搂住孩子说:“宝贝儿,因为妈妈很喜欢这份工作啊!”
徘徊过、挣扎过,甚至想过放弃,可是每一次,她又擦干眼泪,哄好孩子后,在业务系统里录入客户资料。
扛得住“苦”的寂寞
“苦”是常年奔波加班的辛苦。
龚敬雯用实际行动践行“两脚泥、晒黑脸、睡地板”的农担精神。她先后负责枝江、当阳的业务工作,每到一个业务区域,她都用双脚丈量这个区域的沟沟坎坎,跑遍了区域内的丘陵、山岗,成了“铁脚板”和“活地图”,对业务区域内的客户情况了如指掌。
每年面对几百笔担保审批、现场尽调、保后管理,她始终奋战在支农惠农富农的第一线。白天奔波在田间地头、养殖基地、车间厂房,往往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处理客户资料,“5+2”“白+黑”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她总是说:“客户着急用钱呢,当天不处理完,客户又得多等一天,自己累点儿苦点儿不算什么,先得把客户的事情办好。”
坚守住“辣”的风格
“辣”是雷厉风行的工作风格。
前两年员工体检时,龚敬雯被发现甲状腺有问题,医生建议立刻手术。考虑到工作比较多,她直到春节前夕才进行治疗。出院后,公司领导特地叮嘱她先休息一段时间。但她思来想去,公司刚刚推出“农担接力贷”,这个产品是宜昌分公司与当阳农商行极好的合作突破口,银行的“春天行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机会稍纵即逝,容不得半点懈怠,她心急如焚,出院后仅仅一周就开始拜访银行。
手术后身体虚弱,说话音量小,担心影响宣传效果,她就买来扩音器,短短4天拜访了20多家银行网点,仅用10天就使全省第一笔“农担接力贷”在当阳农商行落地。
正是靠着这种“辣”劲儿,她的个人业绩连续几年排名分公司第一,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
收获了“甜”的滋味
“甜”是收获的喜悦。
去年7月,当阳市大米加工、粮食收购企业海顺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龚敬雯送来“丰收及时雨 助农大担当”锦旗。“感谢龚经理,感谢农担公司,让我们的粮仓更殷实!”海顺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程建华连声道谢。
短短三年间,龚敬雯为这家小微农企办理的担保贷款从70万元增长到200万元,帮助企业从租赁仓库到自建加工厂,产值从1000万元增长到3000万元,吸引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户种植4000余亩油菜、小麦、水稻等。
海顺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只是龚敬雯的两千七百分之一,从业四年,她累计为2700余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12.3亿元贷款担保服务,为客户节约融资成本超3500万元。
她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难题,帮助乡亲们奔向好日子!萤火虽微,愿为其芒。我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是我们湖北农担人聚在一起,就会聚沙成塔、聚芒为光、聚星为火!”
龚敬雯的农担故事,只是湖北农担公司为三农客户服务的一个缩影。成立八年,湖北农担公司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积极履行政策性担保职能,引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三农”,为全省9万余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贷款530亿元,累计拉动增加社会投资1500余亿元,为客户节约融资成本超18亿元,有效缓解了我省新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担当如山,唯有奋斗。踏上新征程,龚敬雯和湖北农担公司将一如既往扎根基层,砥砺奋进,全力在服务乡村振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展现农担新作为,贡献农担新力量!
书包换挎包,青春投三农
省农担公司风险管理部 谭俊
告别熟悉的校园,我怀揣着对基层农业工作的无限渴望与满腔热情,在这个炽热的夏天,伴随着蝉鸣声声,带着满满的期待与憧憬,成为了湖北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的一员,踏上了这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实践锻炼之路。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每个农担人学习的“第一课”。十堰房县盛产黄酒,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一。农户周世业的祖辈世代都经营着酿酒生意,谈及与黄酒的缘分,早已成为他骨子里无法割舍的传承与坚守。然而,现实的困境却如同一道厚重的壁垒,横亘在几代酿酒人追梦的路上。由于酒厂不具备现代化的经营条件,且农业具有的弱质性特征,周师傅几次向银行申请贷款均未能如愿。没有资金的支持,他们无力购置先进的包装设备,无法打造现代化的灌装车间,规模化生产的梦想也因此变得遥不可及。
在通过楚农直通车信息平台得知周师傅的消息后,李经理与我立即驱车出发,历经三小时的颠簸,从宽敞的318省道到坑洼的盘山土路,终于赶到周师傅家中。无暇顾及旅途的疲惫,我们便开始详细了解酒厂的经营模式、财务状况等经营信息。在交谈中,周师傅对我们能否提供担保有些许顾虑。李经理耐心地解释道,“我们农担公司是专注于农业领域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只要农民有需要,不管多远,我们都会提供服务。”随后,我们走进酿造车间,亲眼见证了从糯米、水源、发酵剂等原材料的严苛筛选,到储藏环境的温湿调控,再到酿造过程、成品包装的质量把控,每一步都坚守着传统工艺。正是这种对酿酒工艺的成熟掌握,以及对生产环节的精细管理,才使得酿造出的黄酒滴滴鲜甜可口、香气浓郁。
站在周师傅的酿酒坊中,我切身感受到了这份传承千年的匠心与坚守,也更加明白了现代化转型对于传统农业的重要性。为了切实减轻周师傅的负担,我们与合作银行开展多轮协商,通过降低担保费、采取限定利率和简化审批流程等措施,成功为其申请200万元的贷款。“没想到农担公司能为我提供贷款担保,有了这笔贷款,我就有信心实现十万斤的黄酒产量,让‘今堰山’黄酒品牌远销中国各地!”周师傅激动地握着李经理的手说。
“农业生产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弱,我们农担人不仅要解决农户的信贷需求,更要成为他们的贴心人,为他们排忧解难。”有着十多年金融从业经历的姜经理说道。在驱车前往客户所在地的途中,我与姜经理遭遇了暴雨。路边山崖之上,不时有碎石滚落,路基下的河水更是肆虐地将道路“截断”。我坐在车里,神情紧张,而姜经理却显得从容不迫,这种突发情况对他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
一头猪连着千家万户的“肉篮子”,也牵动着郧西经济发展的“神经”。客户林均海是郧西县有名的养殖大户,去年在农担公司的增“信”下,获得了当地银行发放的50万元贷款。“近几年,我的贷款都是依靠农担公司的担保才能获得,非常感谢农担公司给了我继续发展农业养殖的信心。”林师傅热情地向我们介绍着他的家庭农场,农场饲养着猪、鸡和鹅等近千头禽畜,形成了从育种、饲养到加工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条。除了实时掌握经营情况,姜经理还积极为林师傅争取农业项目补贴和财政贴息政策,更全面地维护养殖户的合法权益。
在闲暇之余,郧西县的姜经理邀请我探访了当地的文物古迹——上津古镇。漫步于古城小街,两旁尽是古色古香的店铺,传统的手工艺品与地道的美食,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驻足欣赏、品尝。而这座古城,不仅见证了悠久的历史变迁,更蕴藏着农担人财富的“密码”,因为这里汇聚了全县的农业信息资源。以一款热销的农产品为线索,我们便能顺藤摸瓜,轻松追溯到背后的种植户、农业企业等相关主体,进而了解他们的金融诉求。这种农担人匠心独运的智慧,不仅拉近了我们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距离,还在有效拓宽业务的同时,真正践行了“因农立命,为农担当”的农担愿景。
农业,既是“国之根本”,也是“民之大事”。实地走访十堰,我看到了当地农业发展的蓬勃生机,同时也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间的巨大鸿沟,以及前进道路上布满的重重困难与挑战。这要求我们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农业信贷担保机制的不断创新,不仅是财政与金融协同支农的生动实践,更是引导金融资源精准灌溉农业实体经济、有效纾解广大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关键举措。这一机制为湖北乡村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农担力量,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农担”风正劲,青春正当时。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将自觉置身于国家发展的大局之中,思考与行动并重,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与本领。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致力于推动金融支持农业强国建设,力求在此伟大事业中展现更大的作为与贡献。